我开始准备FRM考试其实已经很久,但是当中一直断断续续,实际真正准备时间大概在3个月,考试方式选择的是一二级同时参考。

首先,参加考试的几个考虑因素:

第一,本身工作当中,较多需要接触衍生金融产品的交易和法律框架的谈判等等,考试当中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参考。

第二,年纪相对比较大了,虽然理解能力和年轻时比较没有什么差距,但是记忆力实在要差很多,在这个前提下,选择一二联考可以把所有知识点浓缩在短时间记忆,对于高龄考生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第三,曾经几乎裸考过一级(考前刷了两天题目),这大概在5年以前。对于一级的基本判断是,金融市场的从业人员,一般常识范畴下,可以直接考试。这也是对于从业人员推荐连考的原因。

其次,学习准备过程中一点思考:

第一,总体大框架比较重要。也就是说,三大风险为主。二级的三大主要风险,其实和一级的Part 4以及Part 1有很大重复。所以,要是连续备考,建议可以直接从三大风险开始看起,三大风险看完后,一级的Part 4和Part 1基本就是一个简单的复习。这样可能比较节省时间,而三大风险的理解,其实可以说考试已经通过一半。

第二,一级的数量部分相当独立,其实可以单独准备。一般,刚刚学校出来的同学,对于数量部分几乎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对于学生备考,这部分就是几天突击一下的问题。但是,对于毕业年份较久,工作人士,数量部分可能需要一定的回顾,但是整体占比分数不高,花多少力量就自己安排了,要是觉得性价比较低,可以仅仅努力到假设检验部分。(假设检验和后续课程有一定联系,需要相对认真处理)

第三,衍生品部分(一级Part 3),其实和金融学当中的金融衍生品教材难度接近,由于本人曾经从业多年,所以这块基本是流水过,直接刷题的。不过,一级的Part 3和Part 2,对于学生党来说,是比较容易把握的部分,建议学生同学,可以对这两个部分多下力气,属于比较有把握的板块。

第四,对于三大风险,个人看法。市场和信用风险,其实相对容易把握,分值应该尽可能多拿,也属于对错很明显部分。而且,如果理解了,对于一级Part 4有相当帮助。而运营风险难度较大,我认为,后面巴塞尔协议部分,相对逻辑条理清晰,也就是说,第一遍三大风险学习,建议把市场、信用和运营当中巴塞尔部分切实掌握。

第五,对于运营风险的前面部分,其实个人觉得英文逻辑能力比专业水平重要。对于留学,且海外时间2年以上的同学,其实还是有机会拿高分的,而国内同学,要是没有银行风控经验,可以适当考虑战略性的平衡一下。

第六,对于流动性和投资风险,难度不高,内容也相对条理清晰,在运营风险(非巴塞尔部分)把握不大前提下,可以用这两门弥补运营风险的亏空。

第七,新知识部分(二级Current Issue还有一级的人工智能),简单过就可以,投入产出比例需要计算,毕竟靠常识也能猜出来一半。

再次,备考章节顺序建议:

第一步:一级Part 2和Part 3,其中Part 2对于假设检验要投入一定力量。

第二步:一级Part 1,其中Part 1的前面的逻辑结构表述随便看看,有个印象就好,但是基于Part 3后,对于历史上风险案例这块要充分掌握。

第三步:二级的市场、信用和运营风险。这其实占了一半考试。第一遍过的时候,运营风险前面部分有个印象,但是巴塞尔部分要充分掌握。

第四步:评估一下自己对于运营风险的掌握,要是不足,建议二级流动性和投资风险也要充分掌握。

第五步:在一级考试前,再简单过一级Part 4和Part 1前面部分,这两部分要是觉得很浅显,就说明二级三大风险的学习基本到位了。

第六步:考试前,花少量时间,快速过Current Issue,其中案例部分比较好掌握,案例可以相对认真的看。

再次,实际考试当中策略:

第一,逻辑题先做,逻辑题不一定比计算题简单,但是逻辑题非常节约时间,懂就懂,不懂就打个标记。这样,可以快速过完大多数题目。对于计算题留出相对较大的时间弹性。

第二,计算机建议熟练,年纪大了,很多年不用计算机,这个对计算不是很友好。

第三,懂就选,想不清楚就做个标记,后面回过来再看,不要缠斗,不要浪费时间。

第四,考试时题目其实英文表达还算流利,比例题题库的要清楚。

第五,逻辑题相对计算题质量要高,也就是说,计算题当中会出现逻辑题,计算条件不充分等等,出题水平较CFA等考试低一个水准,所以出现计算题卡壳不必紧张,跳过,最后有时间再来半猜半做。

最后,考前备考的方式:

考前一个月,我就开始简单刷题,对错不讲究,尤其是运营风险,题库题常常做错。

一级考试前10日,我开始做最后复习,复习顺序类似我的学习顺序,做法是,拿讲义,浓缩知识点到自己笔记本上,一本讲义上知识点可以浓缩成10页纸,基本就算合格了。

一级Part 4,和Part 1案例以外部分没有浓缩,因为二级三大风险基本全覆盖。

考试结果和自己准备的比较:

一级,除了数量是50-75,其他部分都是76-100。个人觉得,这也正常,对于就业人群,数量的确相对遥远。

二级,除了流动性风险和Current Issue是50-75,其他部分是76-100, 对于流动性风险,算是个意外,不过Current Issue简单过一遍,用常识猜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