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备考CFA

大学期间备考CFA,不仅能让你构建坚实的金融知识体系,还能在求职时脱颖而出。

阶段一:规划与准备期(大二上学期)

这个阶段的核心是决策与信息搜集,不急于投入学习。

经典的考试路径:大三暑假(一级) → 大四下学期(二级,6月) → 毕业后一年(三级)。这是比较从容、压力比较小的选择。

阶段二:一级备考攻坚期(大二下学期 - 大三暑假)

大二下学期开始报名:在CFA协会官网上完成一级考试报名,选择大三暑假(8月)的考位。

制定计划:根据你的课程表,制定一个详细到周的学习计划。将CFA学习固定为你的“第二专业课”。

大三上学期的一级备考与专业课结合,你会发现CFA的知识(如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与很多专业课内容重叠,可以相互促进,事半功倍。即使期末周课业繁忙,也要保持CFA学习的“手感”,每天至少学习0.5-1小时,防止知识遗忘。

大三暑假是全力冲刺的备考期:这是你唯一可以全天候投入CFA学习的时间段,务必高效利用。进入冲刺模式:进行至少2-3轮全面复习,完成所有官方题目和3-5套模拟考试,严格计时,寻找考试节奏。

阶段三:考试与进阶期(大三暑假 - 大四及以后)

参加一级考试(大三暑假8月)

备考二级(大四上学期 - 次年6月)。一级通过后,立即报名次年6月的二级考试。二级侧重于资产估值和应用,难度和深度大幅提升,需要更多时间。利用大四上学期课程较少的优势,投入更多时间学习。

参加二级考试(次年6月)。

之后根据个人职业发展(读研或工作),规划三级考试的节奏。

大学生的CFA备考与自己的学业相辅相成,将CFA学习与课程论文、小组作业结合,既能深化理解,又能提升学业成绩。在校园里寻找一起备考CFA的同学,互相监督、答疑解惑,能极大提升坚持的概率。

关于实习与求职,即使你只通过CFA一级,把它写在简历上,也是你金融知识水平和上进心的有力证明。

大学备考CFA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关键在于持续的节奏和高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