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CFA一级的10个科目需要系统的策略和高效的方法,毕竟科目多、内容广。下面我结合CFA考试特点和备考经验,为你梳理一套清晰的学习路径:

CFA一级10大科目学习策略(按逻辑模块分组)

模块一:道德与专业标准 (Ethic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

重要性: 重中之重!分数占比高(15-20%),且贯穿三个级别,是CFA协会的立身之本。

特点: 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强调应用场景判断。

学习方法:

贯穿始终: 不要堆到最后!建议从备考初期就开始看,每天花少量时间(如30分钟)阅读Handbook、做例题,培养感觉。

精读Handbook: 以CFA协会提供的道德手册为核心,理解七大准则和22个细则的具体要求、应用及背后的精神。

案例为王: 大量做案例题,尤其关注题目中描述的"灰色地带"情境,练习如何运用准则进行判断。

关键词记忆: 记住关键术语的定义(如"重大非公开信息"、"勤勉尽责"等)。

反复回顾: 道德容易遗忘,定期复习错题和重点概念。

模块二:投资工具 (Investment Tools)

1.财务报表分析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nalysis - FRA)

重要性: 占比最高(11-14%),内容最多、最细、最复杂,是公认的难点。

特点: 细节多、准则差异(US GAAP vs. IFRS)、计算与分析并重。

学习方法:

建立框架: 先理解三大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和整体逻辑。

分模块攻克: 重点攻克长期资产(折旧、减值、重估)、存货、长期负债(债券、租赁)、所得税、养老金、财报质量分析等核心难点模块。

对比学习: 清晰记忆US GAAP和IFRS在关键项目上的主要差异(如存货计量、资产重估、研发费用等)。

反复练习: 大量做题是掌握FRA的唯一途径,通过做题理解准则应用和财务比率计算与分析。

善用笔记: 整理关键准则、公式、差异对比表。

2.定量方法 (Quantitative Methods)

重要性: 基础工具(6-9%),为其他科目(如组合、固收、衍生品)打基础。

特点: 数学基础(概率、统计、时间价值)、公式多、计算要求熟练。

学习方法:

掌握计算器: 熟练使用德州仪器BA II Plus计算器,特别是货币时间价值(TVM)、现金流(CF)、统计(STAT)功能。

理解概念: 重点理解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假设检验、相关性与回归的基本概念。

吃透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是核心基础,务必做到滚瓜烂熟。

公式推导与应用: 理解关键公式(如夏普比率、假设检验统计量)的来源和适用场景,而不仅是死记。

刷题巩固: 通过做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经济学 (Economics)

重要性: 占比相对低(6-9%),但涉及宏观微观,范围广。

特点: 概念多、理论多、图形多,需要理解经济逻辑。

学习方法:

抓大放小: 重点掌握供需基础、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宏观经济指标(GDP, CPI, 失业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汇率决定理论、商业周期。

理解图形: 学会分析供需曲线移动、成本曲线、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关键图形。

联系实际: 尝试用经济学原理理解当前经济新闻,加深印象。

避免深陷: 对于过于理论化或复杂模型(如IS-LM-BP),理解基本结论即可,不必钻牛角尖。

模块三:资产类别 (Asset Classes)

1.权益投资 (Equity Investments)

重要性: 占比较高(11-14%),相对容易入门。

特点: 概念清晰、估值模型是核心(DDM, FCFE, FCFF, 乘数估值)、市场结构与指数。

学习方法:

理解市场: 掌握市场组织架构、市场有效性假说、不同类型的证券市场指数构建方法。

精通估值: 重点攻克各类股利贴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模型的计算和应用场景,理解各种估值乘数(P/E, P/B, P/S, EV/EBITDA)。

行业分析: 了解行业生命周期和波特五力模型框架。

多做题: 估值计算是重点,通过做题熟练掌握模型应用。

2.固定收益 (Fixed Income)

重要性: 占比高(11-14%),难度仅次于FRA,计算复杂,概念抽象。

特点: 债券定价与收益率计算(YTM, spot rate, forward rate)、利率风险衡量(久期、凸度)、信用分析、ABS。

学习方法:

基础打牢: 彻底理解债券基本特征、定价原理(现值求和)、各种收益率定义和计算。

攻克难点: 掌握即期利率、远期利率的推导和应用,理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吃透久期凸度: 这是核心难点和重点,理解其经济含义、计算、以及在衡量和管理利率风险中的应用。

信用风险: 理解信用评级、信用风险溢价、收益率利差。

大量计算练习: 固收计算量大且易错,必须通过大量练习提高熟练度和准确性。

3.衍生品 (Derivatives)

重要性: 占比相对低(5-8%),但概念抽象,是未来级别的基础。

特点: 理解四种基本衍生品(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机制、定价(基础)和应用。

学习方法:

理解合约机制: 搞清楚每种衍生品合约的要素、多头/空头权利义务、盈亏图。

掌握核心概念: 重点理解定价基本原理(如无套利原则)、期权价值构成(内在价值、时间价值)、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

应用场景: 了解衍生品用于对冲、投机、套利的基本逻辑。

公式记忆: 记住关键的定价公式(如远期合约价格、看涨看跌期权平价关系)。

不求过深: 一级对定价公式推导要求不高,理解结论和应用更重要。

4.另类投资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重要性: 占比最低(6-9%),内容相对独立且杂。

特点: 介绍性为主,覆盖私募、对冲基金、房地产、大宗商品、基础设施等。

学习方法:

抓特点与风险: 重点掌握每类另类投资的主要特征、投资策略、估值方法(基础)、优点和主要风险。

对比记忆: 将不同另类投资类型的特点、费用结构(如管理费、绩效费)、流动性、风险收益特征进行对比。

性价比高: 内容少,考点相对固定,投入产出比高,不要轻视。

关注核心概念: 如私募股权的杠杆收购、风险投资阶段;对冲基金的策略分类和费率;房地产的估值方法(直接资本化法、DCF)等。

模块四:组合管理与财富规划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Wealth Planning)

1.投资组合管理 (Portfolio Management)

重要性: 占比8-12%,是二级三级的核心基础。

特点: 理论性强,概念重要(如风险与收益、分散化、CAPM、APT)。

学习方法:

理解框架: 掌握投资组合管理的基本流程(IPS制定、资产配置、执行、监控)。

吃透核心理论: 重点理解马科维茨有效前沿、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假设、公式和应用。

IPS是关键: 理解投资政策说明书的内容和重要性(也是三级重点)。

风险与收益: 掌握衡量收益和风险(方差、标准差)的基本方法,理解分散化的原理和限制。

构建联系: 将组合理论(如CAPM)与股票估值、业绩评价联系起来学习。

2.公司发行人 (Corporate Issuers)

重要性: 占比6-9%,内容整合了部分公司财务和治理知识。

特点: 范围较广,包括公司治理、资本预算、资本结构、杠杆衡量、营运资本管理、ESG。

学习方法:

抓住主线: 理解公司经营的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为实现目标所做的关键财务决策(投资、融资、运营)。

重点突破: 掌握资本预算方法(NPV, IRR, Payback)的计算和比较、资本成本(WACC)的计算、经营/财务/总杠杆的度量和含义、营运资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如现金周转期)。

公司治理与ESG: 理解良好公司治理的原则和ESG因素在投资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

联系实际: 思考公司实际运作中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