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经济法》科目考试内容覆盖12章(以2024年教材为例),但核心章节集中在6章左右,占总分值的70%以上,且主观题(案例分析题)几乎全部来自核心章节。以下基于近5年真题(2019-2023年)的分值统计和命题规律,梳理重点章节、分值占比及核心考点,帮助考生精准高效备考。
一、核心章节(分值占比60%-70%)
1. 公司法律制度(约15-20分)
重要性:CPA经济法的“第一大考点”,每年必出2道案例分析题(1道基础+1道综合),分值占比最高。
核心考点:
公司设立(股东出资:货币/非货币财产出资的要求、未届期出资的加速到期);
股东权利(分红权、表决权、知情权、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
股权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限制、优先购买权;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
公司治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职权、一人公司/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规定);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程序与债务承担);
公司解散与清算(解散事由、清算组的职责)。
命题特点:案例分析题常结合“股东纠纷”(如知情权诉讼、利润分配纠纷)或“公司治理缺陷”(如董事会越权、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考查,需熟练分析“法律事实→权利义务→责任承担”的逻辑链。
2. 证券法律制度(约10-15分)
重要性:近年分值稳居前列,常出1道案例分析题(与公司法、破产法结合),客观题占比约5-8分。
核心考点:
证券发行(IPO的条件:主板/科创板/创业板的差异;公司债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上市与交易(股票/债券的上市条件;短线交易、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认定);
上市公司收购(持股披露规则、要约收购的类型与限制、收购期限与限制转让期);
信息披露(定期报告:年报/半年报的编制要求;临时报告的重大事件认定);
投资者保护(适当性管理、先行赔付、特别代表人诉讼)。
命题特点:案例分析题常围绕“上市公司收购”(如敌意收购中的限制转让期、信息披露违规)或“IPO审核失败原因”(如财务指标不达标、关联交易不规范)展开,需熟悉《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细则。
3. 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约10-15分)
重要性:主观题必考点(每年1道案例分析题),常与合同法、物权法结合考查破产债权申报与清偿。
核心考点:
破产申请与受理(破产原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受理后的法律效力);
管理人制度(管理人的任职资格、职责:接管财产、申报债权、代表债务人诉讼);
债务人财产(取回权:一般取回权与出卖人取回权;撤销权:可撤销行为的情形与时限;抵销权:不得抵销的情形);
债权申报(债权申报期限、未到期债权/附利息债权的处理;劳动债权的优先受偿);
重整与和解(重整计划的制定与批准;和解协议的表决与效力)。
命题特点:案例分析题常结合“破产受理前的个别清偿”(撤销权的行使)、“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职工债权→税款→普通债权)或“管理人的责任”(如未及时追收债务人财产)考查,需掌握“时间节点”(如撤销权的1年/6个月时限)和“清偿顺序”的法定规则。
4. 合同法律制度(约10-15分)
重要性:经济法的“基础章节”,常出1道案例分析题(与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结合),客观题占比约8-10分。
核心考点:
合同的订立(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承诺的生效与迟到;格式条款的无效情形);
合同的效力(无效合同的情形:违反强制性规定、恶意串通;可撤销合同的情形:重大误解、欺诈、胁迫);
合同的履行(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先履行/不安抗辩权;代位权与撤销权的行使条件);
合同的担保(保证:一般保证vs连带责任保证;抵押:抵押权的设立、顺位;质押: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的区别);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情势变更的认定;法定解除权的情形:不可抗力、预期违约、根本违约);
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的范围:直接损失+可得利益;违约金与定金的选择适用)。
命题特点:案例分析题常围绕“合同效力争议”(如阴阳合同、无权代理)、“违约责任承担”(如延迟交货的损失赔偿)或“担保责任”(如混合担保的清偿顺序)展开,需结合《民法典》合同编通则与典型合同(如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的具体规定。
5. 物权法律制度(约8-12分)
重要性:与合同编高度关联,常出1道案例分析题(与合同编结合),客观题占比约5-7分。
核心考点:
物权的变动(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登记生效主义vs登记对抗主义;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继承、强制执行);
所有权(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受让人善意、合理价格、已登记/交付;共有:按份共有vs共同共有);
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居住权的设立与限制);
担保物权(抵押权:登记生效主义vs登记对抗主义;质权:动产质权与权利质权的设立;留置权的成立条件)。
命题特点:案例分析题常结合“物权变动的效力”(如未登记的风险转移)、“善意取得的认定”(如转让盗窃物的善意买受人)或“担保物权的清偿顺序”(抵押权→质权→留置权)考查,需熟练运用“公示公信原则”分析法律事实。
6. 票据法律制度(约5-8分)
重要性:金融法律的核心章节,1道案例分析题(5-7分)分值稳定。
核心考点:
票据行为(出票、背书、承兑、保证的要件与效力;背书连续的认定);
票据权利(付款请求权与追索权的行使顺序;票据权利的取得:善意取得;票据权利的消灭:时效届满);
票据抗辩(物的抗辩与人的抗辩;票据抗辩的限制);
汇票(银行汇票vs商业汇票;即期汇票vs远期汇票;贴现的条件与法律后果);
本票与支票(本票的见票即付;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
命题特点:客观题侧重“票据行为的要件”(如背书必须记载事项)和“票据权利的时效”(如见票即付汇票的付款请求权时效为出票日起2年);小案例常围绕“票据伪造/变造的责任承担”或“追索权的行使”展开。
二、次重点章节(分值占比20%-30%)
7. 个人独资企业法与合伙企业法(约3-5分)
核心考点: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责任(无限责任);普通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转让(对外需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有限合伙企业的特殊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事务)。
命题特点:多以客观题考查,侧重“责任承担”(如普通合伙人个人债务与企业债务的区分)和“事务执行规则”。
8. 外商投资法(约3-5分)
核心考点: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外商投资企业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的范围。
命题特点:近年分值下降,多以客观题考查“负面清单管理”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具体应用。
9. 信托法(约2-3分)
核心考点:信托的设立条件(书面合同、财产独立性);受托人的义务(忠实义务、谨慎义务);信托财产的独立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固有财产)。
命题特点:仅客观题考查,侧重“信托财产独立性”的理解。
10. 保险法(约2-3分)
核心考点:保险利益原则(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的差异);最大诚信原则(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合同的解除(投保人任意解除权vs保险人法定解除权)。
命题特点:多以客观题考查,结合“保险合同的效力”(如未如实告知的解除权时限)出题。
三、非重点章节(分值占比<10%)
基础理论:法律基本概念(法律渊源、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无效/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特殊领域:反垄断法(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不正当竞争法(混淆行为、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7日无理由退货);
涉外经济:对外贸易法(货物/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自然人流动限制);
其他:国有资产管理法(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知识产权法(专利/商标的申请与保护)。
四、复习建议
核心章节优先: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合同编、物权编占总分60%以上,需投入70%以上时间,重点掌握“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如“判断行为效力→分析权利义务→确定责任承担”)。
主观题专项训练:近5年真题的主观题至少做3遍,总结高频考点(如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上市公司收购违规、破产债权清偿顺序),熟悉“三段论”答题法(结论+法条依据+案件事实分析)。
细节把控:次重点章节的客观题(如票据权利的时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需通过“关键词记忆”强化,例如“票据付款请求权时效:见票即付汇票→出票日起2年”。
关注新增/修改考点:近年《公司法》修订(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加速到期)、《证券法》修订(如特别代表人诉讼)是命题热点,需重点掌握。
总结:CPA经济法的备考需“抓核心、重应用”,核心章节的案例分析能力是通关关键,次重点章节通过真题和细节记忆补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