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国庆假期旅游市场分析

2020中秋国庆假期刚刚过去,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的数据,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国内旅游消费规模及旅游人次与节前相比均出现大幅增长,且均达到今年以来*峰。这些迹象同时也表明,国内旅游市场已逐渐走出疫情阴霾,进入*发展阶段。

假期旅游,市场数据分析

1. 新变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文博场馆里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文物展陈不断创新,正在成为广大游客到访意愿强烈的新空间。国家博物馆持续推出的“屹立东方”等20多个精品展,敦煌研究院、首都博物馆等11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举办的“文物的时空漫游展”,用数字技术将文物“唤醒”。观众和游客还可以在全国各地鉴赏到由各级各类文艺表演团体带来的丰富多彩剧目。艺术家走进车站、机场、码头和景区,“快闪”歌唱祖国,为旅程注入深厚的家国情怀,提升了国民的文化自信。同时,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依然受游客偏爱,广大游客普遍愿意参与目的地文化活动并分享目的地美好生活。在各大景区、主题公园和公共场所的群众文艺表演也是此次文旅结合的一大亮点,广大游客尤其喜爱观赏艺术引领、科技支撑的旅游演艺项目。

2. 新进展:疫情防控正当时

为积*防控疫情,中央为旅游行业制订了统一要求,社会各界也共同努力打造安全出游,“预约、限量、错峰、有序”成为了一种常态,“无预约,不旅游”、“光盘行动”也变成了游客休闲消费的新习惯。数字技术在出游预约、行程安排、客源分流、消费引导等方面发挥积*作用。假日期间,实行实名预约的同比增长3.5倍多,除部分开放式免票景区外,超过94%的5A级旅游景区实施分时预约制度。

3. 新机遇:共克时艰迎春天

国内旅游业能够短期内完成快速复苏,得益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前期被抑制的旅游需求才得以集中释放。酒店、航空、景区等旅游上下游企业,也同步推出了各类创新产品和优惠举措,对于激发游客消费潜力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疫情的原因,出境旅游需求转向境内,国内旅游市场全面恢复持续提速,部分地区开启了供需两旺的良好发展局面,依托国内旅游超级大市场的内循环效果明显,国内经济、消费加快复苏借助国庆长假这个重要引擎完成重要突破。

随着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汽车饱有量和驾照持有人数的增加,加上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支撑的智慧旅游兴起,自驾、自助出游成为主流。一个去旅行社中心化的大众旅游时代正在到来。

城市公园、休闲街区、夜间美食、城郊乡村游高位运行。夜间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活跃度提升,北京天安门、簋街美食店、天津海河夜景、上海外滩、钱塘江大潮、西安大唐不夜城等热度居高不下。海南免税购物日均营收过亿,吸引不少境外消费回流。游客对个性和品质的需求也在增长,主题公园、小包价团、定制旅游热度明升上涨,度假型酒店量价齐升。

国内游仍需加强,细分和专业化

十一长假的数据表明,国内旅游复苏的行情已然明显。这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以往十一长假热门的境外游需求被境内游取代。

其实,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国出境游人数突破700万人次。然而,由于疫情影响,今年十一出境游几乎归零,与此相应的,国内长途旅行需求增加。原本选择出境游的游客大量回流。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国内游”相关搜索热度同比上涨2374%。

国内旅游业需要好好把握今年这个提升品质化的良好契机。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对于旅游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而今年突发的疫情情况,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另一方面,出境游的回流也会相应对国内旅游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国内旅游行业需要在提升服务品质和专业程度,以及发展多元化、多层次旅游产品等方面持续发力。国内游与出境游相比,在品质化的服务能力以及细分化、专业化的产品上面仍有差距。现在游客的品质化需求和多元、多层次需求越来越突出,国内游要考虑满足家庭游等不同人群细致化的服务需要,其次是一些如定制游等的细分化产品,尤其是如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这也是相关企业未来需要去重点考虑的问题。

旅豆学堂《收入4千亿!一文解读国庆旅游市场数据》

中国旅游研究院《媒体问答丨中国旅游研究院主要负责同志解读2020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期旅游市场数据》

央广网《国庆假期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 专家:国内游需进一步加强细分化、专业化》

免责声明

独享,不如众享

本文转载自CMA订阅号,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公众号将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