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备考过程中的常见误区,你有没有中招呢?一起来看看吧,少走弯路!

误区一:花费大量的时间学英语

许多中国考生一提起全英文考试时,都会有些发憷,怕他们英语差难以及格,所以准备考试前都会花不少时间自学金融英语,实际上这种过度忧虑是没有必要的。

由于CFA考试实质上是对金融知识的考查,并不是对英语自身的考查。测试所需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及有限写作能力(CFA三级测试只需写作,一、二级均为选择题),没有涉及到我们中国考生不太会用英语听、说,而且无论是阅读理解能力或金融英语词汇累积,均会随我们备考迅速提高,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担心英语不好而放弃备考,又或者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专门学习金融英语。

误区二:一味地背诵大量公式

尽管说数学在金融学中占据着基础地位,也是一种最基本的金融分析工具。但是CFA考试所培养出来的终究是金融分析师,而非精算师,分析师主要关注于判断数据是否有效、是否实用,所以CFA考试自身对于计算没有太多要求,教材上许多繁杂公式都不需要大家熟记会算,只要知道就好。

误区三:不重视道德这门学科

道德这门课在CFA考试中非常特殊,原因是这门课的主体内容在一级、二级和三级考试中完全一致,并且一直都是考试重点。首先这门课程比例非常大,所以如果道德学科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势必会严重影响考试及格,其次是道德方面的题通常题干较长,特别是基础较差的第一级考生更应注意。再加上道德这门科目如果能在第一级准备时打好基础的话,以后第二级、第三级准备起来也会比较容易很多。

误区四:时间规划不清晰

CFA协会公布的一级备考时间约为300小时,由于十门学科在考试中的占比各不相同,占比较高以及难度较大的科目值得我们多花时间,对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要努力让备考时间不少于我们建议的学习时长。

CFA考试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需要是各位CFA考生用正确的方法加上不懈的坚持,才能迎来最终的凯旋。

误区五:抓不住考试重点

CFA一级考试包括10门学科,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多。但十门学科在考试中的占比各有不同,每一门学科也都有自己的考试重点,如果分不清主次地盲目备考,往往会事倍功半,

尤其对于自学备考的考生来说,一定要善于收集各方面信息,抓住考试的重点高效备考,切不可闭门造车,盲目努力。

误区六:低估备考时间和难度

认为仅靠“突击”或“刷题”就能通过考试,尤其是对CFA一级的难度估计不足。CFA考试内容广且深,官方建议每级备考时间需300小时以上(实际可能更多)。建议提前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分阶段(基础学习、强化、冲刺)执行。一级注重基础概念,二级侧重应用,三级强调综合能力,需针对性调整策略。

误区七:过度依赖刷题,忽视理解

盲目刷题,忽视对知识体系的理解,尤其是二级、三级需要分析能力的题目。CFA考试强调对原理的掌握,近年题型越来越灵活,死记硬背易失效。建议先系统学习教材/讲义,建立知识框架,再通过做题查漏补缺。重点关注原版书例题和协会Mock题,理解出题逻辑。

误区八:孤立学习,缺乏交流

闭门自学,不参与学习小组或论坛讨论可能学偏。与他人的交流可解决疑难知识点,获取备考技巧。建议加入CFA备考社群(融跃的备考交流群),可以参考他人的备考经验以及学习进度。

建议参考融跃教育的APS智播课程,重难点清晰,能够高效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