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CFA三级考试迎来近年来最大幅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考试结构、内容模块、科目权重及专业方向划分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变动及应对策略:
一、核心变动:考试结构专业化
1.必修课+专业方向选择
考试内容调整为Common Core必修课(占比65-75%) + 专业方向三选一(占比25-35%)。
必修课:涵盖资产配置、道德等核心科目。
2.三选一专业方向
考生需在报名时选择以下方向(注册后不可更改):
投资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传统方向,聚焦二级市场资产配置,内容微调以衔接必修课。
私募市场(Private Markets):新增方向,涵盖私募股权、不动产投资及GP/LP角色,加入马斯克收购Twitter等热点案例。
私人财富管理(Private Wealth):新增方向,针对高净值人群(资产超500万美元),涉及家族治理、财富传承及慈善规划。
二、考试形式与题型变化
1.题型侧重调整:主观题和定性题占比提升,聚焦“怎么做”的问题,考察投资策略评估能力。所有专业方向均采用Case题型,需结合实务场景分析。
2.新增实践模块:考试前需完成10-15小时的PSM(Practical Skills Module),强化实务技能。
3.题型与题量
总计22道“大题”,每题12分,含基于案例的选择题和论述题。上下半场各11题,可能组合为“5选择+6论述”或“6选择+5论述”。
考试时长:4小时24分钟(每场2小时12分钟)。
三、备考建议
优先夯实核心科目:资产配置、道德等必修课占比较高,需重点掌握。
结合实务案例训练:针对Case题型,可通过模拟题提升分析能力。
关注新增模块:PSM实践模块需提前规划学习时间。
四、改革意义与行业影响
行业适配性:新增方向响应了市场对私募和财富管理人才的需求增长。
证书含金量:考试更贴近实务,通过者将具备更明确的细分领域技能标签。
2025年CFA三级考试从“标准化”转向“专业化”,考生需尽早选定方向并制定针对性计划。改革虽增加备考复杂度,但也为职业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