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 P阶段是个*的世界,官方说法是P阶段是研究生水平,对于一些大一大二的同学来说,研究生水平只是一个很模煳的概念,很多同学以为只是单纯的知识量上的增加,这样的思路就走歪了。学习P阶段之前,你要想明白以下内容!
如果F阶段重视知识的运用能力,那么P阶段明显更注重视考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所有P阶段的计算都是为分析做准备的,这也是为什么在P阶段的改卷中,找到答题关键点是不给分的,只有做了分析才给分。
其实zui简单的论证分析是原因推结果,也就是a-b-c这样的结构,一般的考题问的都是abc中的某个点,答题的过程中的得分点在于与提干直接相关的原因或结果,例如考题问的是c,那要拿分只能答b。
但是由于很多同学没有学习过如何进行逻辑思维,潜意识地觉得b-c等价于a-b-c等价于a-c,然而这样是拿不到分的,就算要这么写,也必须将省略中间步骤的原因写出来,这会花费很多的笔墨和时间,得不偿失。但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是,在没有人告诉你a-c这样的结构是拿不了分的前提下,你是很难发现这种错误的,信心满满去考试却没有过,zui后归因于玄学…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老师还是挺重要的,接下来结合我自己说说P阶段各门科目吧!
SBL综合了P1和P3,内容很多,也很复杂,而且SBL考官越来越重视所谓的“去知识化”,也就是,如果你像高中政治一样,用知识点+结合材料的答题结构会显得你像是在背书,考官会不太喜欢,反而是那种看上去没有结合任何知识点,但是确实是在分析材料问题的可以拿高分…戳:“各科必背定义+历年真题中文解析+20年BPP习题册(PDF版)”
但是从我周围同学的反馈来看,这样的命题方向似乎对管理类专业的考生是好事,基本可以当成案例分析+英文写作来答,分数都在60+,很欠揍的说我SBL是裸考的,课上完四周以后考试,那四周半个字都没看,考前休息室里过了两份真题就去了,考场上能想起来的也就SWOT模型,全程当案例分析答,zui后69过的,所以P阶段尤其SBL很重视考生自己的想法,对材料信息的敏感度和答题的逻辑,这三点*的话基本高分了。
SBR现在有点难,而且现在市面上也预测不到他究竟想怎么出题,但是各位还在坑里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对准则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不管对不对,有思路有理由多少还是能得分的。
关于ACCA P阶段内容就说到这里,想了解ACCA考试更多资讯,请关注融跃教育官网!想了解更多考试秘笈,请扫描文章下方的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