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场社区团购后,原本低调的社区团购从2020年一直火到了2021年。而从2021年开年,一直处在话题漩涡中的社区团购平台“多多买菜”再次引发了关注,其业务也于2021年1月12日正式伸向上海这个一线城市。此前,尽管阿里、美团、滴滴等平台纷纷入局社区团购平台,但还没有任何一家巨头敢挺进上海做社区团购,由此,多多买菜的野心可见一斑。下面请和融跃CMA一起来深度剖析一下“多多买菜”社区团购的战略管理思维吧!

社区团购为何避开一线城市

社区团购作为互联网思维下应势而生的新兴平台,按常理来说,应该在经济更发达的一线城市得到长足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生活和工作节奏快,年轻的“打工人”居多,很少有人可以一日三餐在家做饭、吃饭,因此社区团购,尤其是买菜业务,没有足够的消费人群支持;其次,一线城市的社区生活配套已然成熟,便利店、超市、水果店等覆盖大街小巷,留给社区团购的操作空间有所压缩;*后,即便是配送业务,在一线城市也能够做到即日到达,而社区团购的“隔日达”模式自然不占优势。所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被普遍认为不适合社区团购,自然被各大网络巨头默契地“绕行”了。

凭何挑战上海市民餐桌(融跃CMA)

网点密集且与当地超市合作。多多买菜在徐汇区和闵行区有数十家自提商品线下网点,甚至在1公里范围内就有密度高达11家的自提网点。同时拼多多不仅自行建设买菜网点,而且与当地大润发旗下肥牛生活超市、中小型生鲜超市以及个体商店进行合作,这样可迅速提高多多买菜的服务范围,扩大市场占有率。

多多买菜在价格层面有巨大优势。和拼多多获取市场的方式一样,多多买菜在价格层面也具有*大的优势,同样的蔬果粮油明显相较商超和菜市场售价更低,并且可以使用打折付费优惠券,因此有很多的上海市民愿意尝试采用多多买菜,看它能否以低价献上同质量食材。

多多买菜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尝鲜,又以每笔订单10%的佣金吸引店铺经营者成为提货网点,巨大的需求量又在影响供应链,多多买菜在一线城市上海开了个好头。

能否站稳上海市场

拥有配送“*后一公里”的市场基础。大型商超虽然品类齐全,但位置相对来说较为偏远,同时年轻人时间不够而老年人腿脚不太方便等理由一直存在,需要有人、有商业形态,完成配送的“*后一公里”对接,给送菜到社区、出门就能收货的形态提供市场基础。

价格敏感型用户的长期存在。从菜市场爱讲价的用户人群到各类电商APP中秒杀活动的火爆,这足以证明,价格敏感性用户的采买热情,而多多买菜就以价格层面的优势直接命中了对应人群。

虽然从市场基础和用户基础来看,多多买菜拥有美好的前景,但是它也仍然存在送货时间误差、SKU少、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完美解决,可能会导致多多买菜在上海市场的美好前景如泡沫般消失。

对拼多多的意义

多多买菜助力拼多多完成发展战略的部署。多多买菜的主要运营模式是“线上下单+线下自提”的半预购模式,这种模式*大规避了拼多多当前在物流端短板。而伴随着多多买菜的半预购模式成为平台电商的标配,那么百亿补贴战略+新品牌战略的组合,就可以为拼多多构建起了“以货为中心”的高质量产业链生产系统+“以人为本”的*商业体系。多多买菜强化了拼多多对“货”的强力控制战略,也对拼多多进军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重要战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多买菜助力拼多多描绘出“第二增长曲线”。多多买菜若能够以优越的性价比和满意的服务品质,提高用户的使用频率,延长用户平台的浏览时间,这就会形成*佳的用户粘性。同时伴随着多多买菜逐渐形成的流量沉淀效应,不但能把更多的生鲜农货销售给用户,甚至还能为拼多多的全品类电商业务带来显着的拉新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利用买菜的高频消费,使用户形成路径依赖,从而带动平台上其他业务板块的销量。也就是说一旦买菜模式确立,买菜为拼多多带来的价值,就不仅仅是“高频赚流量、低频赚利润”,还会进一步提升已有用户的ARPU值,让平台稳步度过正在面临的用户增长、GMV增长双重“瓶颈”期,助力拼多多描绘出“第二增长曲线”,向更高的发展阶段稳步迈进。

参考资料:

华尔街见闻《拼多多买菜进击一线城市》

锋科技《多多买菜起步不错,但稳操胜券了吗?》

何玺《多多买菜,黄峥进军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大招》

何玺《多多买菜,拼多多的第二增长曲线》

食品板《社区团购纷纷绕行一线城市,为何“多多买菜”就敢硬闯上海滩?》

免责声明

独享,不如众享

本文转载自CMA订阅号,转载目的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