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技术创新活力,也进一步激发金融服务的相应升级。

在此过程中,科技对于金融的驱动作用被不断强化,金融科技如何“点绿成金”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打中国总行副行长兼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业银行部联席董事总经理谢雯的一组问答,带来渣打银行方面的*观点。


 问   您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在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作用?


如果说金融在助推“双碳”进程中可以扮演加速器的角色,那金融科技就是赋能绿色金融的关键引擎。

“碳达峰碳中和” 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将重塑整个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供应链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在这项工程中,追踪经济活动及产业链的碳足迹、分析评估经济活动对环境气候的影响、进行绿色项目的识别和跟踪,是打造高品质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必要基础和条件,而这些基础建设都格外需要科技的赋能。

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实践中,对绿色项目的评估往往具有周期较长、标准不统一、缺乏有效碳足迹跟踪手段等特征。对此,借助于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工具,优化金融生态的“基底层”,将有效促进在信贷投放及投资决策过程中引进环境气候风险维度,便于分析评估追踪金融服务对碳减排目标的影响,从而促进可持续金融的推广。

 问   渣打目前在这方面有哪些技术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种路径是借助大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有效衡量碳排放量、以及关键原材料产量与趋势等,从而指导资金支持的优先级与倾斜力度。

自2018年,渣打组建专门的可持续金融团队以来,我们积*制定一套完整的方法,来衡量、管理并*终降低渣打支持的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渣打与牛津大学展开合作,开发创新的工具来衡量公用事业客户的碳排放风险,以及与“气候变化的智囊团”(2 Degrees Investing Initiative)联手,对提供排放量评估的软件工具进行试运行等。

第二种路径是借助区块链技术,增强企业绿色供应链融资信息透明度,促进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

在渣打集团层面,我们所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关注供应链与生态圈(Ecosystem)的连锁脱碳效应。2024年前,通过Ecosystem计划,渣打计划为10000家我们客户的供应商和买家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

举例来说,我们近期与联易融合作,凭借“供应链+区块链”的模式,为中国领先的能源计量设备、系统和服务供应商——威胜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威胜控股”)旗下的威胜电气有限公司成功完成首笔深层供应链融资安排。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快速实现核心企业的信用向链属供应商的传导,进一步提升威胜控股所处的能效生态圈的整体协同能力,助力数字城市能效管理,实现总体碳排放的降低。

第三种路径是建立支持绿色金融科技的沙盒,让一部分科创型清洁能源企业跑得更稳更有底气,充分发挥民营经济潜能。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兴科创型的新能源、清洁能源企业加入到“双碳”行动中,注入更多绿色活力。针对此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融资生态,我们致力于提供更有定制化的信贷支持,积*培育低碳转型中的专精特新“绿色小巨人”。

在渣打集团层面,我们强调在2024年前,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150亿美元融资支持,为小微机构提供30亿美元融资支持,以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